当前位置: 首页 >> 教学工作 >> 管理制度 >> 正文
管理制度

数理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

2017-02-06 15:34 点击:[4635]

质量是高等学校的生命线,教学过程管理是学校教学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对整个教学过程实施质量监控,就要建立各个教学环节质量标准。为

加强我院教学过程的质量管理,建立和健全教学质量监控体系,根据《晋中学院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和我院人才培养目标特制定主要教学环节质量标准。它们是: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

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三、教材质量标准

四、备课质量标准

五、理论教学质量标准

六、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七、命题质量标准

八、监考工作质量标准

九、试卷评阅工作质量标准

十、实习工作质量标准

十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标准

十二、课程设计工作质量标准

一、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培养目标与

规格要求

1.培养目标明确,规格要求具体,表述严谨。

2.培养目标符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的总体定位,符合地方经济社会文化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

3.培养规格要求反映本专业学生应具备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与培养目标内在一致。

课程体系与

教学计划

4.课程设置符合“通识教育+学科专业教育+职业能力教育”的要求,与专业培养目标、规格要求相吻合。

5.有系统的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环节占总学分(学时)的比例不低于25%。

6.能力矩阵设计科学。

7.专业选修课能满足学生选课的需要,所设选修课的学分数不少于要求学生所选学分数的1.5倍。

8.课程结构合理(必修与选修、理论与实践),课程的逻辑关系正确,先行、后续关系清晰。

9.学期课程的学时、学分分配合理。

文本内容

与格式

10.人才培养方案内容完整(包括你培养目标及规格要求、主要课程、学制、学分、学位授予类型、课程体系及学时、学分分配比例、推荐阅读书目等)。

11.人才培养方案格式规范,文字表述与数值准确,各类统计数据准确完备。

运行与

实施效果

12.教学计划执行情况良好,异动比例控制在5%以内。

13.教学计划中规定的所有课程、环节均有配套教学大纲,实验课有完备的实验教学大纲。

14.教务管理系统中教学计划信息录入及时、准确。

15.教师认同专业人才培养理念与思路、并能在教学过程中贯彻实施。

16.学生的专业意识强,适应社会能力强。

二、课程教学大纲质量标准

评价指标

课程性质与

目标定位

1.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中的地位及作用定位准确。

2.课程教学目标明确,与专业培养目标相契合。

教学内容选择

与安排

3.教学内容选择符合课程教学目标,体现能力要求。

4.内容安排科学,重点难点突出,课时分配合理,章节安排顺序符合学生的认识水平和能力培养的形成规律。

5.教学要求明确、具体,可操作。

6.教学方法与手段选用合理,符合课程性质特点。

文本内容

与格式

7.大纲文本编写内容完整(包括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要求、教学环节及方法、考核方式、教材及主要参考书等),格式规范。

8.教学大纲层次清晰(章标题、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本章学时数等。多学期开设的课程,要明确学期进度)。

9.课程信息与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课程信息保持一致。

运行与实施

效果

10.专业教学计划规定的所有课程、环节、教学大纲齐备。

11.教研室和学院审签手续齐全。

12.教材选用以教学大纲为依据。

13.课程教学能以教学大纲为依据开展。

14.考试命题以教学大纲为依据进行。

三、教材质量标准

选用教材

1.必须是正式出版社出版的教材。

2.应保证教材的科学性、适应性、先进性,尽量选用获奖的优秀教材。

3.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4.教材征订表有教研室主任和学院领导的签字。

自编教材

1.教材编写计划须由教研室提出,经学院教材审定组同意。

2.教材内容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

3.教材内容更能适应我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学实际。

4.必须得到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的认可。

自选材料

1.采用自选材料进行课程教学,须由教研室提出申请,经学院批准方可使用。

2.所选材料内容必须符合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教学实际要求。

3.必须得到学校教材审定委员会的认可。

4.保证学生能看到所用材料。

四、备课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备内容

钻研教学大纲

1.认真研读专业培养方案和课程教学大纲,了解本课程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该课程与其他课程的相互关系,明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和教学基本要求。

钻研教材教参

2.根据教学大纲对教材进行适当处理和调整,掌握本教材的知识结构,明晰教材的重点章节和各章的重点、难点,能够深入挖掘教材中有利于学生能力培养提高的内容,能结合教材的不足给学生推荐学习参考书。

备学生

学生知识基础

3.了解学生的学习基础、知识结构,清楚学生的知识水平现状,选择适用学生的教学方式与方法,设计适合学生的教学问题。

学生学习能力

4.了解学生的思想状况、学习态度、思维和学习方式,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和学习习惯,掌握学生的学习特点和个体差异,注意因材施教,加强学习方法指导与个别辅导。

学生学习要求

5.根据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结合学生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等实际状况,收集学生在学习上的疑点、难点和对教学的意见等,及时设计或修订教学方案,并注意教学创新,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能力和开发学生的智力。

备方法

教学方法

6.采用讲授与自学、讨论与交流、指导与研究、理论分析与案例分析、理论学习与实践实习、规范与创新相结合的教学方法,注重启发性和教学个性化。

教学手段

7.根据学科专业特点和教学实际需要,合理采用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精心设计并制作教学课件,在开课前进行课件使用预演,熟悉相关设备及教学软件的使用。

备进度

授课计划

8.根据教学内容、要求,科学划分教学时数,合理安排教学进度,认真编写教学进度表。表内各项目填写规范完整,说明清楚,在学期第一周编制完成。

教案

9.明确教学目的和要求,教学内容安排详细,重点、难点突出,教学方法得当,教学时间安排合理。

10.教案必须根据教学大纲,结合教师教学实践和经验以及学生实际,进行适当调整和完善,做到科学组织,精心安排。

11.兼顾普及提高,吸收教学改革和科学研究的新成果,反映学科前沿学术动态;教案必须有两周的提前量。

五、理论教学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上课

教书育人

1.课堂上要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严格要求学生,关心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思想;积极挖掘课程本身的人文精神。

2.严格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做到遵纪守法,品行端正,认真仔细,诲人不倦。

教学内容

3.严格执行教学大纲,基本理论概念清楚、正确;重点突出,难点处理得当。

4.理论性内容应有联系实际部分,实践内容应有理论指导部分。

5.注意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先进性,介绍学术发展前沿的新动态。

教学组织

6.维持良好的课堂秩序,注意学生的出勤率和课堂纪律。

7.调动学生积极参与教学,师生配合默契;教学循序渐进。

教学态度

8.仪表端庄,精神状态好,课前准备充分。

9.按时上、下课,讲课认真,不随意停课、调课。

10.答疑解惑耐心细致,注意与听课师生沟通,虚心征求听课师生的意见并积极改进教学。

教学方法

11.努力探究讲课艺术,教学方法灵活得当。

12.加强对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体现启发性原则。

13.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且效果好。

14.讲普通话,表达清楚、条理,板书工整、有序,字体规范。

教学效果

15.随时注意讲课效果的信息反馈,及时在讲课中进行调整,讲求教与学的互动沟通,实现课堂教学目标,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教学效果

16.学生应掌握教学大纲要求的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并有助于促进学生的自主发展,学生满意度高。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辅导

态度

17.教师对待辅导和答疑认识正确,态度端正,辅导和答疑认真。

时间

18.教师辅导要事先安排好辅导时间和地点,安排合理,计划性强;每学期不少于2学时。

方式

19.根据不同情况采取集体辅导和个别答疑,对学生进行提示、引导和点拨,促使学生积极思维,教会学生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20.每次辅导后要进行认真总结,找出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教学的意见。

作业

设计

21.每门课程均应依据其特点和性质,规定足够量的书面作业。

22.内容既要密切联系课堂教学的内容和方法,又要有利于加强学生的思维训练,提高分析能力;既要促进学生勤学多练,又要防止负担过重。

23.形式多样,突出重点,攻破难点,注意基本知识的应用,基本技能和专业技能的培养。

批改

24.批改作业要认真、仔细、及时,保证质量,评定等级客观公正。

25.对作业中出现的问题,要专门记载,收入备课笔记。

讲评

26.在作业批改的基础上,适时进行认真总结和讲评,既能对学生作业中共性的错误进行纠正,也能对学生的不同思路进行总结和介绍。

六、实验教学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实验准备

教学材料

1.有符合人才培养方案要求及课程目标的实验教学计划及实验教学大纲,科学可行。

2.选用统编教材、自编教材或有相应的实验指导书。

3.有相应的实验教学进度表和实验课程表。实验课安排合理、科学规范,课时满足实验大纲基本要求。

4.实验教案内容完整、清晰、翔实,具有可操作性。

实验试做

5.实验指导教师需在实验开课前在实验人员协助下预做实验,熟悉仪器设备的性能及操作规范。

6.新开课或开新课时,授课教师必须进行实验试做,按对学生的实验要求测定数据、处理数据并写出实验报告。

仪器设备

7.实验仪器设备完好率达90%以上,实验材料齐备,能满足实验教学要求。

8.实验指导教师熟悉仪器设备状态。

9.按制度要求记录实验仪器使用情况。

实验环境

10.实验室清洁、卫生;仪器、物品布局合理;通风,照明、温控等设备完好。

11.水、电、气布局合理、规范、安全;实验室防火防盗等基本设施齐全,安全措施到位。

实验过程

实验预习

12.实验指导教师根据实验要求布置实验预习任务,有规范的实验预习报告和批改记录。

教学内容

13.根据试验大纲要求和学生实际情况,合理编排实验项目,有实验项目卡。

14.80%以上的实验课程有综合性、设计性实验。

15.实验内容讲解、指导与学生实际操作时间分配合理。

16.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观察分析和科学实验能力,着重培养学生实践创新能力。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实验过程

教学方法

17.积极推进实验教学改革,以学生为主体,遵循启发式教学原则。

18.教师演示与学生动手操作相结合,注重师生互动。

19.合理采用现代化教学手段且效果好。

组织管理

20.按教学计划完成教学任务,实验开出率≥90%(合格),实验开出率为100%(优秀)。

21.实验时学生的分组方式及分组人数合理。

22.试验管理规范、有序,维护好仪器设备,保障人身安全。

23.做好实验数据的检查,在学生实验的原始记录上签字。

24.坚守岗位,不脱离现场,认真观察,记录和评定学生操作情况。

教学效果

25.实验指导教师对实验原理、操作规程阐述清晰;示范操作熟练、规范。

26.能严格要求学生遵守实验规则,精心使用器材,达到实验教学目标并完成预定的教学任务。

27.学生能正确操作实验所需的各种仪器、设备与装置;能独立分析和解决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28.学生能正确记录并整理数据,正确分析实验结果,准确完成曲线、图表的绘制等要求。

29.学生能按要求撰写实验报告或论文。

实验报告

报告要求

30.实验教学完成后,学生需撰写实验报告,实验报告内容、格式均符合要求、整体质量高,报告中有分析和讨论内容。

报告批改

31.教师及时批改每一份实验报告,符合评阅要求,并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讲评。

实验考核

内容方式

32.有多元化的考核方式,根据不同层次(基础、综合、设计)实验有不同的考核办法。

33.笔试与操作相结合,笔试试题具有代表性,难度适中,并有评分标准。

34.操作考试与理论考试配套,操作考核内容能够检测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且应有评分标准。

成绩评定

35.有详细的成绩评定细则,成绩评定规范,核分准确;考试成绩登记表填写规范、准确。

七、命题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命题原则

范围

1.命题要以教学大纲为依据,体现专业课程的特点,结合实际教学要求,兼顾概念、理解、方法、分析、应用等方面。

2.试题要知识考核和能力考核并重,专业必修课可逐渐加大能力考核比例。

覆盖面

3.命题要突出主要内容和特点,知识覆盖面要达到教学大纲的80%左右。

4.要注意知识的分布、难度比例、题型搭配,要能全面的反映教学的基本要求。

题目独立

5.试题之间应彼此独立,不能相互牵连,题与题之间要防止互相提示答案或在考点上互相包含。

科学规范

6.试题要科学合理,表述准确严密;标点符号无误,图标规范标准;不出偏题、怪题;不出现政治性、科学性错误。

命题要求

主客观搭配

7.原则上客观性试题占试题总分的40%,主观性试题占60%,特殊专业也可根据课程特点灵活对待。

难易度

8.一般而言,试题的难易度在试题中的分数比例为:较易占30%左右,中等难度占50%左右,较难占20%左右。

能力层次结构

9.试题主要包括识记、理解、简单应用、综合应用四个能力层次,其在试题中的结构为:识记15%左右,理解35%左右,简单应用35%左右,综合应用15%左右。

10.根据课题性质和培养目标要求,应设置一定比例考核学生创新能力的试题。

题型

11.试题类型要结合专业特点和要求,灵活多样。题型包括填空、选择、判断、说明、解释、简答、计算、图解、分析题、论述题等。

12.每份试题必须有比例合理的客观题和主观题。要视课程特点确定题型类别和结构,题型原则上不少于4种。

试题分值

13.每份试题以百分制,各题分数的分配要恰当。

考试用时

14.一般规定为120分钟,特殊课程可根据教学内容适当减少考试用时,但不得少于90分钟。

答案和评分标准

15.答案要准确、全面、简洁、规范。评分标准要合理,需要多个步骤完成答案的试题,每个步骤都要标明得分。

命题方法

命题计划

16.根据命题原则及命题要求,教研室集体讨论命题范围和标准,编制《晋中学院课程考试命题计划表》。

命题方法

17.教研室主任依据教学大纲要求,指定教师在规定时间内命制试题。同一次考试中实行A、B卷形式,两份试题应平行等价,卷中试题雷同率不超过10%(按分值计算)。

试题审批

试题审批

18.出题教师完成试题命制后,教研室负责人按照试题审核表中的规定项目对试题进行审核,并签署审核意见,然后由教学学院领导审批,签字。

八、监考工作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考风考纪

诚信考试

教育

1.各教学学院结合自身实际,考试前在学生中开展“诚信做人,远离作弊”考试诚信教育活动。

监考

监考人员

2.监考人员应是各教学学院教学人员、教学管理人员或学生管理人员。

3.每个考场至少有2位监考老师。

4.各教学学院成立考试检查小组,了解考试情况,及时处理有关问题。

考前准备

5.监考人员在考试前30分钟领取试卷、考场报告单、考场规则等考试资料,并检查试题密封是否完整。

6.试题由两名监考人员在考前15分钟一起带入考场。

7.监考人员向学生申明考场纪律及有关注意事项,检查学生证件。

监考过程

8.两名监考人员分别在考场的前后站立,认真维持考场秩序。

9.不允许看书、看报、谈笑、吸烟和接打手机,不得擅离考场、不得将试题带出考场,对试题内容不作任何解释。

10.对学生违纪、作弊行为及时制止,不得协助学生实施作弊。

11.严格掌握考试时间,考生迟到30分钟不得进入考场,开考30分钟内不得交卷离开考场,考试终止前15分钟提醒考生。

12.在考试期间只允许巡视人员和考务人员进入考场。

监考结束

13.清点试卷,按规定装订密封试卷,交回试卷。

14.认真填写考场报告单。

巡考

两级巡考

15.校、院两级有专人巡考,全程监控,及时发现并妥善处理考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九、试卷评阅工作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阅卷

阅卷组织

1.各教学学院组织教师在规定的时间和地点进行集体流水阅卷。每门课程的评卷教师原则上不得少于3人。

2.评卷期间,各教学学院指派专人保管试卷。

3.试卷评阅结束后,要组织专人进行试卷复查。

阅卷过程

4.严格根据答案和评分标准,认真评阅试卷,计分要清楚、工正,标记要准确、规范,杜绝错判、漏判等现象。

标记规范

5.试卷一律使用红色中性笔或圆珠笔进行评阅。

6.卷面一律不得打负分。

7.每小题和大题前应注明得分;填空、选择、判断等类型的小题不打小分,只在大题前注明总分;每题总分应记入得分栏,并签署评卷人姓名。

8.答对的试题不做标记;完全答错和未答者在答题处划“〇”,并覆盖整个答题处;答题有错误的须在错误下方划“_____”;答题不完整的须在不完整处标记“……”。整个卷面不出现“√”或“×”。

9.得分栏与总得分栏处评卷人要签名。一本试卷的第一份试卷上签全名,后面的试卷可签姓氏。同姓氏的人员批阅同一本试卷时,则要签全名。

10.试卷评阅中,如由于误判、错判需要改动,改动之处一般不能超过3处。改动时须用“═”划掉原来的标记和分数,写上新的分数并签上阅卷老师全名;总得分栏分数如改动,须评卷教师签全名,经院领导审签。

合分

11.专人进行合分,并签字。发现问题需改动得分,需评卷人签字,院领导审签。

成绩登录

成绩登记

12.评卷结束后拆封试卷,拆封试卷时,要保留试卷的原有封签。

成绩录入

13.任课教师要及时将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如学生有缓考、缺考、舞弊现象,必须在备注中注明。

成绩报回

14.录入成绩后打印成绩单,经录入教务管理系统,教学院长签字盖章后交由教学秘书在规定时间内报送教务处。

成绩更改

15.如成绩确需更改,教学学院填写《晋中学院学生成绩修改审核表》,经教师签名、教学院长签字确认后加盖公章后报教务处处理、备案。

试卷分析

试卷分析

16.任课教师应对考试成绩进行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试卷分析,认真填写《晋中学院试卷分析表》。要写出试卷综合分析,找出学生对知识掌握的薄弱环节和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

试卷归档

试卷装订

17.按照统一班级统一课程的试卷合并装订的原则,统一规范有序装订。

试卷归档

18.试卷装订后统一交所在学院资料室归档。学院要以班为单位对试卷进行存档。

十、实习工作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质量标准

实习

准备

实习计划

1.认真制定符合人才培养目标的实习大纲和切实可行的实习教学实施方案,明确学生的实习任务和要达到的实习目标。

实习管理

2.有明确的实习管理细则。实习管理机构应组织健全,人员分工及职责分明。

实习动员

培训

3.实习前召开实习动员会,组织专题培训,使指导教师明确指导职责,学生明确实习任务、目标、要求、纪律、安全及相关的注意事项。

实习基地

4.建有能满足50%以上学生进行集中实习的实习基地。

5.实习基地有一定的规模,仪器设备、技术及指导力量可以满足学生实习需要,管理规范。

6.实习基地的业务性质与实习学生所学专业密切相关。

实习

指导

指导准备

7.实习前,教学学院深入实习单位了解情况,掌握实习单位教学、生产、管理的状况及对实习生的要求,做好实习前准备工作。

指导活动

8.实习指导教师全程负责学生的实习活动,对学生严格要求。

9.指导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具体的指导意见,并有相应的指导记录。

10.关心实习生的思想和生活,帮助学生圆满完成实习任务。

11.驻实习基地的指导教师要配合实习单位做好实习生管理及实习指导工作,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单位;要严于律己,妥善处理与实习单位的各种关系。

成绩评定

12.实习指导教师根据实习单位及实习单位指派的指导教师意见并结合指导情况,公正、科学、准确、及时地评定实习成绩。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质量标准

学生

实习

实习纪律

13.尊重实习单位指导教师,虚心听取指导教师意见,严格按照实习安排开展实习工作。遵守职业道德和有关法律法规,团结互助,严守实习纪律和实习单位的规章制度,不得擅自离开实习岗位。

实习报告

14.专业实习、毕业综合实习结束后,学生要认真撰写实习报告(或实习总结、教案等),要求系统性强、内容充实完整,真实反映实习情况。

15.实习报告等要由实习指导教师和实习单位签署意见,并由所在教学学院存档。

实习总结与

材料归档

指导小结

16.实习结束后,实习指导教师须提交指导记录及指导小结,总结实习指导过程中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实习生总结

17.各类实习结束后,教学学院组织实习生分组交流、总结。其中师范类学生毕业综合实习结束后,教学学院要组织赛讲;非师范学生毕业综合实习结束后,要组织优秀实习成果汇报展。

学院总结

18.实习结束后,各教学学院召开实习总结会,进行典型经验交流;毕业综合实习总结会还要评选和表彰优秀实习生。总结会后,书面总结须提交实验教学中心备案。

材料归档

19.各教学学院按学校有关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将实习过程中产生的各种资料整理、归类、规范装订并存档。

备注:本标准适用于认识实习、专业实习、毕业综合实习。

十一、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质量标准

计划

准备

管理办法

1.根据《晋中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并结合专业特色制定有详尽的“数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管理细则”。

2.管理细则中对于毕业论文(设计)各环节有明确、具体的规定。

工作计划

3.各教学学院每年制定具体可行的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计划。

4.工作计划进程安排合理;组织健全,分工具体、明确;人员落实到位,符合要求;完成任务的措施可操作性强,有创新有特色。

导师遴选

5.指导老师应具有中级及以上技术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承担教学工作未满一年的青年教师原则上不单独指导毕业论文(设计)。可聘请校外专家,进行联合指导。

6.每位指导教师指导人数一般是5至8人,最多不超过8人。

7.指导教师应高度重视指导工作,善于启发和激励学生,注重加强对学生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的培养。

基本条件

8.有满足毕业论文(设计)工作需要的仪器设备、实验器材及场地,毕业论文(设计)经费使用到位并有相应使用管理办法及记录。

选题

开题

命题

9.专业教研室组织指导教师命题,题目要不断更新且类型多样化,同一专业相继两届毕业论文(设计)的命题或内容每学年更新率不低于40%。

10.命题须符合专业培养目标,体现一定的学术、科研水平,符合社会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难易适当。

11.原则上一人一题,但也可就同一课题形成团队,参加合作的学生必须明确各人所承担的任务,并独立完成。

12.学生自主命题有严格的审核程序,并有相应记录。

选题

13.毕业论文(设计)题目,经开题论证确定并录入教务管理系统后,一般不再变更。

开题

14.开题报告内容完整,格式规范;开题报告必须经指导教师和所在教学学院审核。

15.开题论证工作组织规范,论证过程有详细的记录。

实施

过程

方法

16.在指导教师的指导下,运用正确的研究方法和手段,进行资料收集或实验论证工作,过程符合研究要求。

17.不低于50%的毕业论文(设计)在实验、实习、工程实践和社会调查等实践活动中完成,注重学生的综合能力训练。

指导

18.有指导记录,有学生根据指导意见完成的修改稿。

资料

19.收集的资料新颖、实用、充分、可靠,符合研究目的,引用科学文献规范。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质量标准

实施过程(续)

时间

20.毕业论文(设计)撰写一般安排在第七和八学期进行,时间不少于12周,答辩工作一般应在每年5月下旬完成。

格式

21.毕业论文(设计)统一用A4纸打印。结构、格式及打印、装订规范按照《数理学院毕业论文(设计)工作规定》要求进行。

22.毕业论文(设计)字数一般不少于5000字。

效果

23.毕业论文(设计)回答了研究提出的问题,达到了研究目的,具有一定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写作水平

24.论点鲜明,观点正确,论据充分,论证合乎逻辑,言简意赅,语句通顺。

25.毕业论文(设计)表现出较强的撰写学术论文的能力和一定的英语写作能力。

答辩

组织

26.成立结构合理、专业性强、学术水平较高的答辩委员会;下设若干答辩小组,答辩小组组成不少于3人,组长一般由有经验的、具有副教授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的教师担任,成员应具有中级及以上职称或硕士及以上学位。

准备

27.指导老师审阅毕业论文(设计)并写出评语、给定分数;答辩委员会根据指导教师意见及论文查重结果审查学生的答辩资格。

28.答辩时间安排合理,答辩场所环境安静,学生答辩所需的设备齐全,评分细则操作性强。

实施

29.答辩程序规范、可行;答辩过程严肃、认真;实行指导教师回避制度。

30.答辩教师能认真质疑,所提问题有深度、有效果。

31.学生答辩内容简明扼要,重点突出;答辩清晰、流畅;学生回答问题有理论根据,基本概念清楚,知识应用能力强。

32.答辩记录准确、完整。

成绩评定

33.成绩评定方法规范、公正;评定内容包括毕业论文(设计)水平和答辩表现。

34.评定成绩要真实反映学生在毕业论文(设计)撰写和答辩中的水平、能力,评语客观、中肯。

35.毕业论文(设计)成绩评分比例为:指导教师50%,答辩小组50%。

总结与

归档

总结

36.统计和分析数据真实、准确、齐全;总结特色做法,找出存在的问题,提出可操作性强的改进措施;对毕业论文(设计)工作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

评优

37.每年有5%左右的毕业论文(设计)被评为校级优秀毕业论文(设计),对于质量突出的优秀毕业论文(设计)能推荐发表在公开出版的学术刊物上。

材料归档

38.各教学学院按学校有关档案管理要求,及时对毕业论文(设计)资料整理、归类、规范装订并存档。

十二、课程设计工作质量标准

一级指标

二级指标

课程设计

准备

教学文件

1.有课程设计教学大纲、实施计划和安排、任务及指导书。

师资力量

2.指导教师有较高的教学和科研水平,具备主讲本门课程的教学资格。

3.指导教师数量满足课程设计指导要求。

基本条件

4.仪器设备、场地、经费等条件能满足课程设计教学要求;文献资料充足,较好地满足课程设计指导教师和学生的需要。。

课程设计

实施过程

选题

5.设计题目符合专业培养目标和本门课程教学要求,能密切结合生产、科研、管理、社会工作等实际。

教师指导

6.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对学生严格要求,认真负责、治学严谨,保证充足的在岗指导答疑时间;因材施教,鼓励创新,注重学生综合能力培养。

学生工作

7.学生能按进度要求独立完成全部工作量,学习态度积极主动。

成绩评定

8.有科学、合理的评价方案及评分标准;成绩评定时能严格执行评定标准,客观、真实地反映学生的课程设计质量;及时将成绩录入教务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

效果

设计质量

9.大多数学生的设计思路清晰、方法合理,结论有实际意义;课程设计形成的文字材料结构合理、格式规范,语言通顺、规范、准确。

能力水平

10.大多数学生基本理论知识扎实,设计、实践能力达到教学大纲的基本要求。

创新性

11.部分学生在课程设计过程中,能综合运用知识,设计(实验)能力强,有一定的创新能力。

总结归档

工作总结

12.学院对课程设计的题目(课题)、学生完成的质量等方面进行总结分析,并对课程设计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整改意见。

材料归档

13.课程设计工作各类资料整理齐全、规范,并按照要求归档管理。